炒股在线配资平台

你的位置:炒股在线配资平台_在线炒股配资平台_全国炒股配资开户 > 炒股在线配资平台 > 股票线上配资开户 南财观察丨逐梦的惠州:一座广东经济第五城人才引与留

股票线上配资开户 南财观察丨逐梦的惠州:一座广东经济第五城人才引与留

发布日期:2024-12-14 23:18    点击次数:71

股票线上配资开户 南财观察丨逐梦的惠州:一座广东经济第五城人才引与留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千多年前,大文豪苏东坡来到惠州,为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这座城市人才济济,英豪辈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澎湃浪潮,惠州掀起工业化初期的时代大潮,城市化进程按下加速键,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惠州。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23年,惠州常住人口从231.2万人增长到了607.3万人。

  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扎根惠州,让惠州从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地区,演变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广东经济第五城、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在城市不断飞跃的背后,也代表着其对各领域人才的渴望持续强化。

  11月11日,惠州市第三届人才周正式启动,面向全球推介惠州、招揽人才。“在惠州这片热土上,一定会有一批世界级一流企业诞生。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惠州工作、创业,这里有湖有海有未来。”亿纬锂能副总裁黄国民在启动仪式上这样推介惠州。

  从过去“90年代看惠州”到如今打好人才引育“组合牌”,几十年来,惠州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集聚这里,他们与这座城市的双向奔赴,也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产业工人跃迁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的发展历程,从“三来一补”到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惠州40余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历史,就是一部产业工人的追梦史。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世纪90年代。在“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的口号下,大批青年人从大江南北来到惠州打拼,辛勤付出,也和这座城市共生。在时代大潮下,个体的命运和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联,一同发生着转动和蜕变。

  1993年,前身为TCL旗下公司的罗格朗智能电气(惠州)有限公司成立。十二年后,现任UI研发副经理陈邦波从技术院校毕业便一路辗转南下,来到罗格朗智能电气的项目部。

  陈邦波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回忆,早期,他主要参与换气扇、插座、智能电工等产品的结构优化,随着公司注重研发设计,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工程师、研发主任,直至现在研发副经理。

  时间来到2010年,惠州的经济增速一度达到13.1%。彼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遭受巨大冲击,但惠州却在大项目的托底下,发展迎来“第二个春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惠州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加大。现在很多知名的企业高管和高级人才,都在这个时期相遇于惠州。惠州开始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集聚与产业发展适配度高的各类人才。

  走进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蔚蓝的大海与耸立的炼塔间,一位奋战石油化工一线30年的产业工人,正在带领工作室解决装置节能减排与降本增效难题。

  十多年前,带着一身技艺与满腔热忱的颜鑫,从湖北荆门转战惠州,加入中海油惠州石化。此后,他凭借超高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从内操岗位一步步成长为惠州石化技师、惠州石化技术标兵、惠州市金牌工人、高级技师、炼化公司技能专家,一路见证惠州石化产业的蝶变。

  然而,大项目的带动并非一帆风顺。随着2015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2016年国内推动化工去产能,惠州石化产业遭遇困局。另一边,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这让惠州意识到,必须再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科技创新找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在惠州工作的19年里,陈邦波和他代表的众多产业工人实现了自我转型和蜕变成长。他们的奋斗故事,正是这座城市能够再次冉冉上升的强力支撑。“在公司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我本人也通过函授的形式,不断学习和成长,先后拿到本科学士学位证书、高级技师证书。这几年还获得了首席技师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陈邦波说。

  2021年,惠州提出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阵地,形成“深圳研发、惠州转化”的产业格局。2022年,惠州实施八大专项行动融入湾区,加快承接深圳产业转移。

  2021年5月,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桑永昌从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来到惠州,开始在这里安家立业,专注Mini LED芯片研发和定制开发。

  至此,集聚到惠州的产业人才群体,已经逐步从普通的劳动工人进阶至科技创新人才,勾勒出这座城市转型升级的真实图景。

  高层次人才“近悦而来”

  2011年,从新加坡归国创业的叶伟平,在考察了多个地方后,决定夫妻二人落户惠州大亚湾科创园,成立广东莱佛士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得益于惠州的人才政策、对企业高层人才引进的支持,最终还带动一批新加坡、新西兰以及北京大学的人才组团来惠发展。到如今,叶伟平的企业已有超过500名员工,并取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

  这几年,惠州着力打造“2+1”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功跃升广东经济第五城。

  产业转型升级的齿轮在转动,城市人才结构的优化升级也随之被带起。如今,惠州已经形成“高端人才顶天立地、基础人才铺天盖地”的人才发展格局,推动人才量质齐升。

  据了解,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数量近10万,高技能人才近30万人,技能人才超80万人,高层次人才近5万人,超百人入选省级、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

  一系列数据,讲述着惠州与人才“双向奔赴”的故事。而用人单位的引才育才,更能折射出一座城市招才引智的成果。透过TCL的案例,惠州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力度显得格外清晰。

  在当前剧烈变动的全球化中,从做磁带和电话机起家的TCL,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而年轻化,是企业面对全球竞争的必经之路。去年,TCL科技和TCL实业共招聘应届毕业生2800名,其中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类岗位超过75%,硕士、博士占比高达42%。这些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泛半导体板块中。

  今年9月份,桑永昌正式走上了管理岗位。同一时期,TCL华星光电宣布启动2025届博士招聘,以应对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挑战。桑永昌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现在,公司主力人员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伴随新一轮招聘的到来,TCL还在大力寻求年轻化的高层次人才。

  回到此刻,距离惠州“两大科学装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完工还有一年多,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夏佳文首次来到惠州,已经过去了11个年头。

  夏佳文对该两大科学装置落地惠州寄予厚望。“依托于此,未来这里常年能吸引1000多人的创新团队聚集做研究,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国内外相关领域顶级科学家来到惠州,助力惠州成为‘科学人才的天堂’。”在他看来,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对惠州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惠州正在积极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目前“两大科学装置”和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以及东江实验室已集聚5名院士领衔、11名国家杰青为骨干的高层次人才450多名。

  国家杰青何源是2015年跟随国家发展改革委某项目来到惠州的。现在的他,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团队负责人。在他看来,依托科技创新,惠州未来的发展后劲很足。

  “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大科学装置、科研平台,让更多科技人才扎根惠州,让科研人员有更多归属感,以此创造出更多科技成果。”何源说。

  成为聚才“强磁场”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惠州新引进培育各类人才超过20万名,吸引高校学子来惠求职超15万人次,近百名高端人才获得国家、省级项目扶持。

  多位受访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在自然和人文环境、政策人性化、生活成本、交通等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都有很大优势,这是惠州吸引人才的重要基础。

  定居惠州后不久,桑永昌就申请到了安家补贴、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补贴等,仲恺高新区也帮助他解决了孩子的教育入学问题,这让他能够安心在惠州工作。谈到惠州的人才集聚问题,桑永昌认为,惠州依旧需要在产业布局上做文章,吸引更多应用型人才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轮科技竞争和产业革命竞争格局中,我国城市人才的核心需求,已经开始向创新创业机会、晋升和激励、文化及生活软环境等要素转变,人才的竞争也从政策力度的比拼演变成人才创新生态的竞争。这对惠州而言,仍将是考验。

  但另一边,新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等光明路开通了,从大亚湾开发区到深圳坪山会更快。”从大亚湾开发区出发,李女士驱车经过石化大道、兰竹东路等道路,25分钟后到达深圳市坪山区。如今,惠深两地人才便利交流合作,成为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的一个侧影。

  在深圳都市圈建设的进程下,惠州与深圳的产业协同发展日趋紧密,同时也带动着两地人才发展协同加快。越来越多深圳“双创”团队带着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等创新资源“移师”惠州,为惠州的人才创新生态加入更多深圳元素。

  今天的惠州股票线上配资开户,正持续以一座城市的名义,为各路英才献上最高礼遇,用最大诚意邀约八方人才。在“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力后,相信惠州为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更加厚实的人才支撑,更多“双向奔赴”的人才故事也将在这个活力十足的城市中竞相上演。